当前位置:首页 >> 日常办公 >> 规章制度

基于大数据的江西省教师质量监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机制创新办法

发布时间:2019-09-29  

基于大数据的江西省教师质量监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机制创新办法

 

基于大数据的江西省教师质量监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努力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障碍,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 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管理体制、人事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资源配置 与共享、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争取更好地创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坚持“开放、包容、协同、持续”的基本原则,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主体,各参与单位密切协同,构建创新机制体系,培育创新精神,营造良好创新机制环境。

一、创新机制建设目标

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 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

二、创新机制建设要求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尊重个性、保护个性

强化意识、协同发展

加强激励机制、倡导原始创新

三、创新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机制建设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大力提倡敢为人 先、敢冒风险的文化,坚持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体从以下三个层面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机制建设。

1、价值层面。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需要大力加强创新机 制建设,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 实的统一。

(1) 革新理念,形成特色。协同创新中心要在充分发掘项目合作模式基础上,与时俱进,注重理念创新,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资源优势、地域背景,逐渐形 成独特的创新理念和风格,努力营造尊重个性的学术氛围,孕育创新机制。

(2) 大力开展科技兴国教育。加大宣传科技创新人才,必须把推动历史前进的科技工作者放在优先的地位。自主创新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科技兴国的具体体现。强烈的科技兴国理念可以激发出科技工作者无穷的创造 能力。为了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大力进行自主创新。

(3) 构建创新机制价值体系。协同创新中心秉持创新为荣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开放协作的竞争观。同时提高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创新的包容力,正确对待科研风险,提倡理性的怀疑和批判精神,逐步形成有自主学术特色的创新机制价值体系。

(4) 发扬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功能。协同创新中心努力汇聚各学科领域有独立 见解的专家学者协同进行科学研究,加强与国际前沿学术思想的交流,在创新机制的建设中起到纳新、育新、推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作用。

2、制度层面。创新机制的构建,不但需要创新理念,更需要创新制度保障。

(1) 增强协同创新中心自主意识,建立学术型管理制度。协同创新中心应树立独立自主的管理意识,在育人、管理、科研的一些关键环节建立更完善的自我管 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学术自由是追求真理的价值观体现,有利于学术 创新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

(2) 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实施有力的科研奖励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将改革常规 科研奖励机制,改变目前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评价体系,以严谨的学术标准衡量 论文质量,鼓励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要加大对团队合作攻关的技术创新的支持,深入改革人事制度和管理模式,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 的高校学术创新环境。

(3) 设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研究项目。面向协同创新的各个创新方面,开展创新政策和措施的效果评估,改进方案和可行性论证工作。按照协同创新的创新方 面,项目分为“人事管理制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等。课题所形成的成果必须包括现行政策和机制的评估和系统创新措施的改进方案。

3.环境层面。创新机制的构建必须基于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进行。创新环境包括推动创新的具体活动、创新机制建设相适应的校园环境和体现创新机制 的物质基础。

(1) 完善激励机制。实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即激发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广泛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提升科研质量和创新效果,实现科研创新的“自驱动”模式。

(2) 强化互动交流。实行“横向交流、纵向培养”机制,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方针,比如邀请学术大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学术沙龙,鼓励发起学术论坛等,提供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引导和鼓励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人员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学习模式,开拓视野,转换思路,激发创新。

(3) 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机制建设与宣传,促进协同创新中心独有的创新机制环境,把科研环境创新看成是创新机制的重要表现,以长远规划的眼光来实施创新项目,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主题、独具特色的创新环境与氛围。